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教育測驗與評量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開課學期
101-1 
授課對象
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授課教師
田芳華 
課號
EduTch5205 
課程識別碼
P01 U2030 
班次
02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14:20~16:20) 
上課地點
 
備註
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限5人,教育方法學課程,上課教室新聞所207。
總人數上限:4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1eduevaluation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介紹教育測驗與評量的基本概念。課程內容涵蓋測驗的編製、實施與解釋。本課程除了闡述教學目標和評量的連結,介紹專有名詞概念,說明紙筆測驗命題的範例和技巧之外,也講解實作評量、卷宗評量和情意評量。為擴展學生國際視野,本課程亦介紹其他國家測驗題目,希藉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反省我國現有測驗型態與內容,進而激發學生創造力,編製具有特色創意之測驗題目。 

課程目標
本課程欲培養學生具備下列能力:
1. 瞭解測驗編制的基礎原理。
2. 增進編製紙筆測驗的能力。
3. 具備多元評量概念。
4. 能夠分析不同測驗型態的特性與優劣。
5. 能夠正確解釋與應用測驗與評量之結果。
6. 拓展國際視野,編製具有創意的測驗題目

 
課程要求
教師講授、課堂討論、專家演講、作業、和小組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Linn R. T., & Miller, M. D.著,王振世、何秀珠、曾文志、彭文松譯
(2009)。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雙葉。
王文中等著。(2006)。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第二版三刷。台北:五南。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1)。一百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各考科試題與選擇題答案。2011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aper/100SAT_Paper/100SAT_PaperIndex.htm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1)。一百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各科試題與選擇題答案。2011年9月1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AppointExam/AppointExamPaper.htm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委員會。(2011)。一百年第一次和第二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試題。2011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 (點歷屆試題)

 
參考書目
其他參考書
Hokins, K. D.著,李茂興譯。(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學富文化。
Kubiszyn, T. & Borich, G.著,柳玉清、邱美秀譯。(2003)。教育測驗與評量,初版四刷。台北:五南。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國家圖書館。
曹亮吉。(2000)。考試知多少。台北:心理出版社。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9):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政傑主編。(1999)。教學評量(修訂版)。台北:師大書苑。
臺北市政府。(2007)。北北基一綱一本共辦基測。教師天地。教育專業年特刊。
Joint Committee on Testing Practices. (1988). Code of fair testing practices in Education. 2008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apa.org/science/fairtestcode.html。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90). Standards for Teacher Competence i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of Students. 2008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unl.edu/buros/bimm/html/article3.html
American Evaluation Association.(2004)Guiding principles for evaluators. 2008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eval.org/Publications/GuidingPrinciples.asp

其他關於測驗評量的報紙新聞時事和學術期刊
聯合新聞網
中時電子報
自由時報
測驗學刊
教育與心理研究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課堂參與 
20% 
 
2. 
小組作業 
80% 
依學科領域分組(國、英、數、社、自或其他,再依人數分)。每組約3-4人。作業之目的在於鼓勵同學團隊合作、發揮思考與創意能力。凡作業被發現為抄襲者,本科學期總成績一律以零分計算。 (一)作業一:試題評析 20% 選擇1A:請分別針對最新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和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中的試題,選擇自己主修之專門領域:(1)各找出三個貴組認為最理想和最不理想的題目,並說明理由。(2)針對貴組認為不理想的題目,請加以修正改進,並寫出經貴組討論改進後的題目。報告分為書面與口頭報告,書面與電子檔皆須繳交。口頭報告每組20分鐘。 選擇1B:請評比台灣學科能力測驗(或指定科目考試)和中國大陸高考試題(皆為大學入學考試,網址如下所示)。請選擇自己主修之專門領域:(1)比較兩岸試題題型與內容特色;(2)分析優缺點;(3)各選擇一個你認為最不理想的題目,提出具體改進建議。 注意:可與北京試題或上海試題或全國試題作比較。報告時請標明所選區域試題。若選其它區域試題,請敘明理由。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1)。一百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各考科試題與選擇題答案。2011年2月9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aper/100SAT_Paper/100SAT_PaperIndex.htm 中國教育在線。2010年各地高考試題及參考答案。2011年2月9日取自http://gaokao.eol.cn/html/g/gkst/ (二)作業二:20% 請蒐集某國中或高中或高職某科之學習單、作業或平時考、或月考或學校其他多元評量資料(資料來源不拘於紙筆測驗試題),選擇自己主修之專門領域,此份資料需為中學實際作業、學習單或考題。報告為書面報告,書面與電子檔皆須繳交,並標明出處附上該實際作業學習單或考題。請從下列二個主題中任選一種: 選擇2A:蒐集學習單或作業,請分析該作業設計之(1)學生對象與程度;(2)涵蓋課業內容範圍;(3)作業目的與設計理念;(5)使用時機;(6)預估能否幫助達成教學目標;(7)指出可改進之處,寫明如何改進;或者提供你認為更合適的呈現方式,改進該學習單或作業的設計。 選擇2B:蒐集中學實際考題,請分析(1)學生對象與程度;(2)涵蓋課業內容範圍;(3)分析其題型和內容優缺點;(4)針對貴組認為不理想的題目,請加以修正改進,並寫出經貴組討論改進後的題目。 (三)作業三:測驗編製40%    假設貴組有機會被邀請成為入學考試命題發展小組,任務為發展考試題型以篩選學生。請試擬一份貴組心目中理想的入學考試試題。高中職入學或大學入學階段不拘,試題類型不拘,科目選擇以自己主修之專門領域為主。報告分為:(1)試題編製,5頁以內;(2)分析說明測驗對象、試題和課程目標或欲測能力指標之關聯性,該試題特色和其他等,在10頁以內。除了一般測驗編製原則外,本作業尤注重命題創意與分析說明。報告分為書面報告和口頭報告,書面與電子檔皆須繳交。每組報告20分鐘。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11  課程介紹與導論 
第2週
09/18  測驗評量的意義與趨勢
評量與教學目標的聯結
 
第3週
09/25  發展評量計畫 
第4週
10/02  測驗編制與題型(一) 
第5週
10/09  測驗編製與題型(二) 
第6週
10/16  試題實例與評析(一) 
第7週
10/23  試題實例與評析(二)  
第8週
10/30  他山之石(一):其他國家試題 
第9週
11/06  他山之石(二):其他國家試題和PISA試題 
第10週
11/13  實作評量
學習單
 
第11週
11/20  卷宗評量
情意評量
 
第12週
11/27  信度 
第13週
12/04  效度 
第14週
12/11  常模、百分等級、標準分數和題目分析 
第15週
12/18  小組報告(一) 
第16週
12/25  小組報告(二)  
第17週
01/01  元旦放假一天 
第18週
01/08  期末考週──開放討論